夏天来了,肠道传染病易发,如何预防?对于肠道病毒,可否选择含醇类手消毒剂?为什么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还是感染了手足口病?
夏季天气炎热,湿度大,蚊蝇孳生,有利于病菌的繁殖,食物易腐败变质,并且夏季人体的体能消耗大,免疫力相对会下降,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不过肠道传染病流行也不完全局限于夏秋季。
肠道传染病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再经水、食物、接触、苍蝇蟑螂等昆虫媒介传播。
肠道传染病常见的症状有腹泻、恶心或呕吐,可伴有发热,腹部绞痛,纳差和全身酸痛不适等症状,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一般会自然痊愈,但部分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导致死亡。
肠道传染病,预防是关键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做好“三管一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管好水源 自来水按规定消毒,防止污染水源,不饮不干净的水;
2)管好食物 食物要煮熟煮透,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
3)管好粪便 粪便要做无害化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不得随意乱倒,加强对垃圾,粪便的管理;
4)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5)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多洗澡,勤换洗衣服,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控制肠道传染病医院传播的消毒与隔离措施
消毒
1)手卫生 肠道传染病通过接触传播,手卫生是肠道传染病防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包括洗手和卫生手消毒。
2)医疗器具的消毒与灭菌 基本原则是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高危险度的物品采用灭菌方法,中危险度性物品采用高、中效消毒,低危险度性物品采用低效消毒或清洁,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式。甲肝病毒,手足口病病毒,诺如病毒等属于亲水性病毒,应采用中水平以上消毒方式。
3)物体表面消毒和地面消毒 肠道门诊,感染科病房属于感染高风险部门,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每天至少2次,先清洁后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4)空气消毒 肠道传染病不是通过空气传播,一般情况下只要加强通风即可,遇污染时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60-90分钟或使用过氧乙酸熏蒸等方法进行消毒。
隔离
1)设立专门的门诊,独立的区域,相对封闭的就诊环境(肠道门诊)。
2)应将患者安置于单人病房,条件受限时:
(1)优先安置容易传播疾病的患者;
(2)同种病原体感染或携带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3)当需与未感染或携带相同病原体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避免与感染后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患者或易传播感染的患者安置同室;
(2)床间距≥1m;
(3)接触不同患者之间应更换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4)限制患者非诊疗需要的转运与室外活动,如需转运,应遮盖感染部位,到达目的科室后应换上干净的防护用品处置患者。
5)相关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鞋套、手套,执行手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扩散。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霍乱,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属于肠道传染病的范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其中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占91.03%,其次是细菌感染,占8.75%,病毒感染中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两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型),主要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各型病毒间无交叉免疫力,婴幼儿及儿童普遍易感,部分青少年亦可见感染。EV-A71疫苗只对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预防CV-A16或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预检分诊,应当有专门诊室(台)接诊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接诊手足口病病例时,采取标准预防+飞沫预防的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诊疗区域环境和物品的消毒,选择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0.5%过氧乙酸溶液等进行消毒,75%乙醇和5%来苏对肠道病毒无效,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液无效。不推荐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常在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形成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
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包括病例管理、手卫生、环境消毒、食品和水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这些措施既适用于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处置,也适用于散发病例的预防控制。
具体措施如下:
病例管理 对病例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 72 h 应进行隔离。隐性感染者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 72 h 内进行居家隔离,建议对食品从业人员采取更为严格的病例管理策略,需连续 2 d 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手卫生,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6 步洗手法正确洗手,采用皂液和流动水至少洗 20 s。诺如病毒属于亲水性病毒,酒精很难杀灭,诺如病毒流行时需要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和医疗机构应建立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制度。化学消毒剂是阻断诺如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表面进行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最常用含氯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现用现配。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消毒工作,环境物体表面、地面、墙面可使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除污染再消毒。患者生活用品如餐具、便盆等可使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在消毒和清洁过程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或扬尘。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应按标准预防措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水安全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时开展疫情发展 趋势研判和风险评估,疫情流行季节,开展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社区群众防控意识,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