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芳纤维新材料劳模创新工作室:勇闯科学“无人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4-03-27 11:30

摘要: 朱美芳纤维新材料劳模创新工作室:勇闯科学“无人区”。

头图:朱美芳(后排右四)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合影。


从教30余年,是院士,更是劳模的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不仅致力于纤维材料的研究,勇闯科学“无人区”,还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纤维新材料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导团队在纤维材料的复合化、功能化、绿色化和智能化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进步,为上海和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0到1”实现创新突破


水洗50次后,功能纤维及纺织品仍能保持优异的抗菌效果;可排汗、导湿的运动休闲面料,还能升级“加载”抗菌、阻燃功能……一项项“接地气”的科研成果凝结着朱美芳及团队30多年的智慧和心血。她将“杂化材料”概念植入纤维世界,创新提出“有机/无机杂化纤维思想”,让不同材料在纳米的微观世界中合而为一,变身为性能可控、功能更强的新材料,实现了“1+1=2”的精准杂化合成,将“1+1>2”多的复合功能持续传递与放大,推动纤维材料朝着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穿得美”“穿得健康舒适”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朱美芳带领工作室成员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着力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开展跨学科协同攻关,提出了有机无机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学术新思路,发展了“瞬时释压(FPR)”聚烯烃微细纤维纺丝新方法,创建了介观诱导构建智能纤维新策略,发明了“光控动态聚合纺丝”新方法等。


 “科研就是每天在挫折中前进,做科研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已取得多项代表性研究成果的朱美芳并不满足于此,又将目光瞄准了科学“无人区”,带领工作室成员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譬如,当前,模拟月球环境的月壤玄武岩纤维制备技术目前在国际上仍属空白,朱美芳带领团队瞄准聚焦仿月球环境下的月壤纤维成型这一难题开展集中攻关,目前已自主设计并成功搭建了模拟月球环境的仿月壤拉丝装备,通过模拟月球的真空、微重力等极端条件,实现了仿嫦娥五号月壤的连续熔融纺丝,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任务提供技术储备和纤维结构材料支撑。


助力人才全方位成长


熟悉朱美芳的人都知道,那条色彩多变的长丝巾是她最喜爱的配饰。“我国合成纤维发展6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但部分高性能纤维还受制于人。”为此,朱美芳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凝聚与引领作用,建设形成了 一支学科背景交叉、集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一体的创新团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走进是朱美芳纤维新材料劳模创新工作室,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成员清一色博士,平均年龄不到40岁。朱美芳说,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是接力事业,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拾级而上、行稳致远。因此,她提出并实施“1+1+1”青年教师帮带模式 ,即青年教师入校后团队导师、国外导师和企业导师并重,帮助其在教学科研上多渠道全方位成长。目前,工作室成员在她的带领下,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成为了国内外纤维和杂化材料领域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研究队伍之一。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撑起防台减灾的科技“脊梁”——记...

“张培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永...

一场黄浦江的防污碧水环保战——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