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讲党史|全国劳动模范、上海电气集团首席技师赵黎明:不忘逐梦路,再上新征途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整理 发布时间:2021-12-08 09:30

摘要: 赵黎明用自己的匠心和汗水,促进了焊接工艺的快速进步

【人物简介】


赵黎明,男,中共党员。1987年进入上海锅炉厂,他在电焊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用自己的匠心和汗水,促进了焊接工艺的快速进步,推动了焊口一次合格率从92%提高到98%,成为锅炉小口径焊接国家级技能大师。在电站锅炉不断升级换代过程中,他先后攻克了10多项焊接技术难题,并积极培养年轻焊工,为技术工人队伍发展贡献力量。他先后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聘为上海电气集团首席技师,2020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初心:梦开始的地方


为国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行的动力。


我所在的上海市机电工会前身是上海机器工会,机器工会秉承的初心是为职工谋利益、为职工搭舞台,是永远跟党走、永争第一流。从在近代中国的基础建设中崭露头角,到现在努力成为中国制造乃至中国智造的佼佼者,我所在的上海锅炉厂的初心也同样是心系家国人民。


那么,我的初心是什么呢?我的答案就是:踏实认真地把工作做好。


我职业生涯的起点只是一个从绍兴农村顶替父亲进厂的学徒工,父亲作为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从小就对我说:“做人要老实本分,做事要踏实认真,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在我看来,父亲这几句话就是我进入上海锅炉厂时的初心所在。


“人”,只有一撇一捺两笔,但要写好这个“人”字,必须认认真真把这两笔写正了,写直了。所以,做人要老实本分,就是要有一颗能够把人字写挺拔的安心,也要有一颗把人字写端正的决心。有了安心和决心,那么,踏实认真的做事也就水到渠成了。至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对于我们每个公民而言,都可以为这个伟大的事业做贡献。我觉得,所谓大贡献,也是无数小贡献聚合起来的展现,没有小贡献的发生也就不存在大贡献的显现。


正是这样的理念驱使,让我更潜心深耕在基层岗位,用自己的初心为企业默默耕耘。正是父亲的教导让我有了一颗安静而坚毅的决心,让上锅成为我梦开始的地方,也成了职业生涯的信仰所在。


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初的梦想始于初心,初心的炙热点燃逐梦的火种。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历程中,从点燃火种,到唤醒神州,从民族解放到改革开放,一切丰功伟绩源于那一团炙热。


上海机器工会是中国工会组织的火种,我们上海锅炉厂诸多共和国首台的荣耀则是共和国锅炉制造业的火种。


对于我个人而言,在上锅扎根基层岗位,接触焊接,迷上焊接的火种又是什么呢?


其实,我多年前已经有了答案:就是我刚进厂时的那次系统培训。


记得,那时的我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刚进工厂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有心去学。但由于是零基础,三个月的系统培训对我而言只是刚入门,有时在施焊时,手还会不听使唤地发抖。尽管我很努力,但由于基础差距过大,三个月的强化训练结束,我仍然是成绩最差的一个。


这个最后一名,多年后回想起来脸上还会泛红。而正是这个最后一名,点燃了我以焊接工作作为毕生事业的火种。


那团炙热的火种指引我消除挫折带来的阵痛,迎来成功的曙光。在内心深处,从那刻起,我已经坚定地认准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把焊接工作做好、做精。


突破:破茧而出的新世界


火种是万物发展的起源,但世间万物要从萌芽状态向更高层次发展,必然要进行不断的突破。只有突破到更高的阶段,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打开更广的新局面。


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行业工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机器工会从工人运动的先驱突破转变为建设新中国的先驱力量。上海锅炉厂也大显身手,实现了从帮扶到自主的突破。


那么,我个人的突破始于什么时候呢?


我的第一个突破是从单纯的技术工人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知识型工人的突破。


一直重视技术工人培养的公司领导给了我机会,让我参加了“3+3+3”的技师大专班学习。这迫使我要在较短时间内连续接触并完成大专学历的学习和焊接技师资格证的学习。


当时的我压力陡增,上班要一丝不苟完成日常生产任务,下班要马不停蹄投入理论学习。那时,交通不便,家与学校的往返路途需要5个小时,晚上8点放学,到家已是10点半以后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4年大专生涯,确实非常辛苦。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证书越来越多,焊接技术也越来越纯熟。


进行了系统理论学习的我,工作中的思路改变了,从片面认知突破为全盘考虑,善于发现,善于总结,不会片面考虑一道工序的问题。


我的第二个突破,是技术上的胜利,形成了我信心与技能上的突破。


记得有一次,公司承制了德国一个项目,其中有一个焊接难点,产品中使用的材料,焊接性很差,在时钟12点位置经常会出现收弧裂纹,德国技工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面对这一新型焊接难题,我选择了迎难而上,带领焊接团队进行反复试焊,不断探索新工艺。针对焊缝间隙、坡口进行相应调整,并从控制层间温度入手,采用小电流焊接。焊口一次合格率从75%左右提升到90%以上,但离考核要求的98%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晚餐时抬头看到家里挂着的时钟,当时是晚上6点。指针也正好是6和12的位置。我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收弧位置放在11点或1点的位置,这样是否能把12点位置的最大焊接应力分解一些。第二天一上班,我就按晚上的想法,焊了20多个焊口 ,结果全部合格。


就在该项目制造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德国技术顾问来到公司进行督查。德国专家对上锅的制造能力抱以怀疑,决定从德国调派德国焊工指导我们焊接。就这样,趾高气扬的德国人开始了他们的中国之行。结果,德国人一天焊4个焊口,我们一天最少15个到20个焊口,德国人一次合格率是50%,而我们整体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后来的结局大家可以猜到,一个星期后,他们就结束了中国之行。


这次突破是我个人引以为豪的突破,因为突破的不仅是技术能力和合格率,更获得了中国制造可以比老牌制造强国更出色的信心。


传承:传递希望承上启下


要发展就要有不断的传承,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因为传承,才让原本只有53名党员的新政党成为如今拥有92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


上海电气的传承是行业辉煌的传承,更是中国制造辉煌的传承,我们要牢记的是前辈们创下的辉煌,但不能躺在他们的功劳簿上停滞不前。上海锅炉厂的传承任务也如出一辙,我们拥有的是经验,是过去,但我们要传承的是经过发展后的精神和产品。


作为一个基层的电焊工人,传承技术是我最重要的责任。我不遗余力地在技术的传承上下足功夫,《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管排小嵌板焊接》等9篇获得各级奖项的论文,让我在技术传承的道路上有了理论的依据。


同时,以“赵黎明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也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既能上阵比赛夺桂冠也能实战亮出真实力的技术骨干。在带出“焊将”的同时,我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完成过多次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攻关。


当下,传承创新的任务远未完成,必须让更多的人加入产业工人的队伍,让更年轻的伙伴活跃在中国制造的军团里。只有让更多的人投身中国制造,才能让中国的发展更有活力,才能有更多的开拓创新。



责任编辑:李成溪,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劳模讲党史|全国劳动模范、上海电...

楷模|郭明利:焊缝不超3毫米,他...

花博匠心 | 花博会看装配式建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