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究竟有多爱科学?实验室开放日名额靠“抢”,社区建起了家门口的“科普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1-10-09 09:01

摘要: 上海人家门口的科普场馆如今也成了“网红”。

互动式科普学习、交流讲座、科普手工DIY、科学家精神传承……这些普及科技发展的活动如今正发生在上海老百姓的家门口。


日前,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发布,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4.30%,继续位列全国第一。这一成绩已经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水平。


公民科普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厚植城市创新土壤,每年科技节、科普日活动都大受市民欢迎与好评。科普生态圈其实已经存在于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社科人文气息在街边小巷,与民相伴。


群众科普需求日益旺盛


“每年5月上海科技节,上海一些科研院所会对公众开放,我都要给孩子抢些名额去参加的,他特别喜欢!”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多年参加了中科院及其他科普基地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儿子小陈已经成为了忠实粉丝。


“有一年我们参加的中科院有机所实验课,自制了泡泡水,还有水果电池、彩色粉笔等,让他对化学特别感兴趣。这两年因为疫情活动改为了线上,儿子还觉得特别惋惜。”陈先生说。


上个月的全国科普日,陈先生也带小陈参观了松江区科技馆“飞向太空——中国航天科技展”,看到了超酷的航天重器,一起探索星辰大海,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除了一年一度的科技节、科普日活动,上海还有不少长期举行的科普课程、讲坛,其中上海科技馆的“科普大讲坛”可算是一块金字招牌,活动至今已开展了近170场。



“每次发布大讲坛招募信息时,还会同时推送该期专家的简介,有些场次特别受欢迎。”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沈嫣表示,2019最热门的一场大讲坛就是《“看见”黑洞》。“当时刚刚发布世界上首张黑洞照片,我们就请来了参与该研究的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招募信息一发布,10分钟内就全部报满。”


其实,有旺盛科普需求的并不仅仅是学生、孩子,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普通市民科学素养的养成也得益于上海由点及面的科普推广。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就曾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深入全民的科普教育和健康教育。“许多百姓第一次获知病毒究竟是什么,冠状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染,从而自觉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疫情严重时严格遵守居家防疫规定。”



随着市民的科普需求日益增长,阿拉上海人身边的科普场馆及科普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出现在了市民家门口,更多普通人得以走近科学生活,实践科技创新,提升科学素养。


家门口也有“科普站”


近日,来到愚园路街区市民中心的家长、孩子都会欣喜地发现,二楼上三楼的拐角空间,多出了一个“科普充电站”:地球仪形状的书架放着许多科教书籍,墙上的科普器材能让孩子直观地认识科学原理……这处原本闲置的空间,摇身一变成了“激发好奇心,点燃科学梦”的“充电站”。



这个“科普充电站”是江苏路街道“社区书院”的组成之一。据悉,江苏路街道结合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地域特色,打造了一个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文化加油站和群众共建共享、自治自理的科普生活圈为一体的“社区书院”。


在这里,有针对年轻人的“当咖啡遇到科学”体验活动、有针对学龄幼儿园小朋友的机器人搭建活动、有针对中学生的电梯升降机体验活动、还有针对老年群体的手工皂制作活动以及“以报国为己任”钱学森故事会……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职业,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科普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路街道“社区书院”后续还将有更多的更新改造。比如,在岐山村居民区,街道还将继续以科普氛围营造为主进行改造,将流动科技馆、VR党课、音乐与科学等项目导入居民区活动室;再比如,在愚园路1088弄158号,将新增一处科技站台,市民还将体会更多科技带来的乐趣。


届时,江苏路街道“社区书院”将呈现开放式的科普生态圈。


而在上海,这样的“社区书院”还有很多。上海社区书院建设围绕百姓15分钟生活圈,依托各区现有的“街区”、“社区”、“园区”、“校区”、“商圈”和楼宇等空间场所,建设“社区书院”实体阵地。


目前上海市社区书院已建成98家,具有一定建设规模、功能较为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商区、园区等场所已被纳入其中。


建立畅通渠道对接群众科普需求


“近年来,上海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在机制创新、科普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传播能力提升、基层科普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科普日、上海科技节、党建引领基层科普建设、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科技志愿服务等特色品牌,深受市民群众喜爱,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有力推动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在市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龙琳看来,社区科普是城市科普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科普活动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关系到科普活动能不能真正服务于社区居民。


她认为,这其中的难点,是需要更加紧密对接社会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如何加强优质科普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公众多层次、多元化、品质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一直需要努力的方向。” 龙琳说。


因此她建议,要建立一个畅通的平台和渠道,通过社区书院这样的载体,了解群众科普需求,筛选优质科普资源,做好对接和落地。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3月1...

2021年“播撒蓝天至爱·共享科...

上海人究竟有多爱科学?实验室开放...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