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往事丨周金楠:两次见到毛主席的种菜能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韩刚 发布时间:2021-02-27 19:33

摘要: 周金楠,上海蔬菜种植标兵,从20多岁到70多岁一直勤恳勤做,为解决市民的菜篮子问题尽心尽力。

上次我去宝山区参加劳模风采创作研讨会,看到周金楠等十几位全国劳模的事迹贴在墙上、写在书里,很高兴。但也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周金楠在2019年初去世了。这让人深感痛惜。


2018年9月,我采访94岁的全国劳模周金楠,他穿一件短袖衬衫,由小儿子陪伴。“伊拉叫我‘做坯’。”周金楠坐在客厅里,讲述自己在江湾镇田间劳动,由菜农做成蔬菜专家的故事。他对自己的“能做”很自豪,“我种蔬菜门槛蛮精的,勒了上海虹口(三角地菜场)名声蛮响的,伊拉卖我老。”周金楠是1955年度全国先进生产者,1957年度全国劳动模范,从1952年到1978年,他曾五度当选上海市劳动模范。


“我种菜技术好,伊拉要跟我做。”


周金楠1924年出生在宝山县江湾乡陈家宅一个菜农家庭,父亲是种菜好手。他5岁时母亲患病,因没钱治疗而去世。1938年8月日军侵略上海,全家逃难,祖母和哥哥先后死去。逃难结束后,父亲带他回到江湾老家,父子相依为命。


1949年5月,上海解放。7月,特大台风袭击上海,暴雨引发大水,军管会组织群众抢险抗灾。周金楠组织村里20多位青壮年到海塘一线抗灾,发现大堤有危险,他第一个跳到水里用身体堵缺口,和大家一起排除险情。在抢修海塘的战斗中,周金楠表现突出,受到军管会表扬。因其工作出色,2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陈家村土改完成,农民分得土地。但出现了新问题,一些贫困农户缺资金,无奈借高利贷购买化肥和种子。一些兼做小生意的菜农不会种菜,很烦恼。土改仅半年,陈家村就出现了卖青苗和转租土地的现象,困难户渴望得到帮助。


当时,周金楠家有三个强劳力,他和父亲是当地的种菜能手,家境较殷实。但为了帮助困难户,他响应政府“组织起来,互助互济”的号召,土改第二年,就在村里组织起有8家农户参加的江湾区第一个蔬菜互助组,有土地25亩,劳动力20个。互助组里有5户困难家庭。“我种菜技术好,伊拉要跟我做。”


周金楠认真帮助困难户,细心传授技术,菜农的种菜水平进步很快。当年,互助组农户的产量提高,收入增加。困难户韩长义单干时生活困难,公粮分三次才交清。参加互助组后,当年公粮一次交清,还清了150元债款,并花35元买了一辆旧自行车。这年冬天周金楠互助组又扩大,吸收了18户单干户,土地扩展到115亩,劳动力也增加,成立了由3个互助小组组成的联合互助组。在周金楠和组员的努力下,1953年获丰收,蔬菜亩产近4000公斤,棉花亩产80公斤,水稻亩产350公斤,产量都比单干高。年底,周金楠互助组被评为上海市郊区模范互助组。


1953年底,经周金楠争取,上级同意陈家村作为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实行土劳分红”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点村,参加的有15户,30多个劳动力,78亩土地。经民主选举,周金楠当选初级社社长。到第二年年底,初级社人员土地增加70%多。1954年,初级社遇到大水灾,但他们战胜灾害还增了产,蔬菜亩产4000多公斤。劳均年收入450元,全社农户收入比互助组时平均增加30%,其中有4户农户增加60%以上。劳动收入在江湾地区名列前茅。


技术创新巧妙做


农民种菜,洒好籽后要人工用脚踏田。为解决劳力不足问题,周金楠试着用瓦桶滚压替代人脚踏田。经多次改进,取得成功,工效提高9倍,他称此工具为“镇土器”。这个发明,轰动了江湾地区,让农民开了眼界,推动了该地区农村技术革新运动。“镇土器”作为中国农民创造的新农具,被送到市工业展览馆展出。周金楠也被评为上海市创造新农具劳动模范。之后,他又发明开沟犁、套勒机等农具。其中,套勒机在低洼田种莴苣笋、米苋等品种,工效比人工提高5倍。


合作化后发现有窝工现象。周金楠落实责任制,推行蔬菜生产小包工。比如给两亩地施肥,派两个人,浇好就回去。小包工体现了按劳取酬原则,发挥了社员劳动积极性。1955年,陈家村初级社又丰收,蔬菜亩产5000公斤。年底,平均每个劳力分得500多元。菜农不仅还清了债,还造房子、添家具。初级社集体积累也增加。这时,陈家村初级社成了闻名市郊的合作社,周金楠蔬莱生产实行“小包工责任制”的经验,被介绍推广到全市郊区。这一年,周金楠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1956年4月,他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农民代表出席全国群英会,见到毛主席。


1956年,江湾遇到特大自然灾害。因高级社实行“以值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积极性。灾害面前,周金楠带领社员苦战数月,及时抢种、补种生长期短的鸡毛菜、早菠菜等600多亩,减少损失,保证了市场供应,使蔬菜淡季上市量比上年增加30%。这年,高级社的总收入比上年增加,全年平均劳动日价值1.05元,90%以上社员比初级社收入增加。年底,周金楠领导的合作社被评为上海市农业增产模范社,周金楠被评为上海市农业劳动模范。1957年4月,周金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再次见到毛主席。


1959年到1972年,周金楠任镇南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兼公社副社长。期间,他顺应天时地利,摸索抗灾增产的方法。品种上,适当增加翁菜、茭白、水芹等抗水抗热蔬菜;在两次灾害之间,抢种生长期短的鸡毛菜等叶菜;在栽培技术上,实行小苗带土移栽,适当密植等。1961年,镇南大队遇到严重灾害,六七月遇水灾,八九月连续干旱,十月遇台风和虫害。但是这一年蔬菜上市101万公斤,亩产5250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党员就要做勒前头”


“我是‘做坯’,不做难过。”周金楠当大队领导时天天忙在田里,一年要做三百工,日里做生活,夜里开会,家人也和他一道忙。周金楠的小儿子说:“有一天晚上要送一车菜去菜场,父亲开会没空,我母亲就拉车送,我在后面推。当时我只有十岁。”


周金楠对农业生产新技术很敏感。上世纪70年代塑料薄膜技术刚出来,他就在自家的自留地里试验,等技术成熟后用到大队公社的试验田里。他重视农作物新品种。1971年,周金楠与殷家宅生产队社员在杭州参观时,引进了杭州览桥人民公社试种的蕃茄品种。该蕃茄果型大,但硬斑病严重。周金楠在殷家宅生产队引种后,用杂交和人工授粉等技术,经几年选育,克服了硬斑病,培育出丰产性好、抗病性好、果型大、圆整光滑的新品种,取名为“江湾大红”。1975年,经市、县科技部门鉴定,认为是个较理想的蔬莱品种,可推广到全市。该蕃茄内层厚,甜味足,深受市民的喜爱和欢迎。


上海人口增加,种菜面积也增加。从1973年到1978年,周金楠先后到5个大队、10多个生产队蹲点指导生产,使江湾乡的蔬菜产量大幅提高。1977年,周金楠作为上海郊区老劳模,当选中共十一大代表。会后,周金楠又投入蔬菜高产研究。1979年,经3年试验,他的高产套种技术取得成功。在一块25亩的田里,他通过科学安排茬口,兼顾各种蔬菜对阳光、空气、肥水、生长季节、管理方法等需求特点,进行高矮、长短、粗细搭配套种,种植青菜、米苋、黄瓜等14个品种,1至8月,亩产达6167公斤,比大田亩产明显提高。他总结了一套蔬菜套种方法,在江湾公社推广。


4月,市场上蔬菜青黄不接,周金楠和乡农科所技术员一起,选择莴苣笋、蕃茄作为提早成熟的攻关项目。1984年,经过探索找到以小苗带土移栽、地膜覆盖,科学栽培的措施,培育出4月10日就可上市的圆叶莴苣笋,比一般莴苣笋提早20天上市,深受市民欢迎。经过摸索,周金楠以早落籽、早移栽,用大棚套小棚提高地温等方法,于1986年培育出特早熟蕃茄,4月10日即可上市,比一般早熟蕃茄早25天。1988年,特早熟蕃茄推广到全县。


常年做在田头,雨里水里,周金楠患了关节炎。一天,天快黑了,他还没回家。一位乡亲对他妻子说:“周家嫂嫂,我看到周书记坐在镇北的田埂边,你快去看看!”他妻子立刻拉了邻居去镇北找到他,两个邻居一左一右扶着他回家。妻子劝他注意身体,他说:“活勒做,死了算,党员就要做勒前头。”他帮了许多人,子女就业时要他帮忙说句话他却不肯,要儿女“自己凭本事去做。”曾有乡邻给他家送点农副产品,他让妻子连夜退回去。


1988年,63岁的周金楠办了退休手续,被江湾乡政府聘为农业公司的顾问,指导农业生产。他还将特早熟番茄栽培法推广到全市各菜区,种植面积发展到2000亩。这一成果通过鉴定,获宝山区特早熟番茄栽培技术研究应用二等奖。因贡献突出,1989年国庆,作为老劳模特邀代表,周金楠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年他65岁。1991年,周金楠主持的“特早熟番茄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市农委和市政府财贸办颁布的三等奖。这年他67岁。周金楠,上海蔬菜种植标兵,从20多岁到70多岁一直勤恳勤做,为解决市民的菜篮子问题尽心尽力。


本文首发于《上海工运》2021年1月,头图为作者(左)与周金楠于2018年9月的合影


责任编辑:裴龙翔,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凡事都有第一次,再难也要试一试—...

劳模往事丨周金楠:两次见到毛主席...

劳模故事:党员示范车送出“特殊快...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