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群体从业调查之微短剧编剧——月入10万是个例,权益保障待完善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4-03-26 12:12

摘要: 未来,行业必然将规范化运行。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捡到千亿总裁”“踹掉渣男后三个哥哥团宠我”“女儿拔了我的氧气管”……这两年,野蛮生长微短剧席卷了整个影视行业,据艺恩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共上线微短剧1400多部,微短剧市场规模近400亿元,接近电影市场体量70%,5年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在这匹“影视黑马”的吸引下,一些专业影视机构、导演、编剧陆续进入市场,创作核心的编剧成为新风口,“无需坐班月入十万”“写一部就赚23万”“0基础轻松入门做编剧”等江湖传言吸引了不少文字从业者。


这一行业是否真的“钱景”喜人?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市场仍处于红利期,但是行业环境鱼龙混杂。成为微短剧编剧为文科生就业开辟了一条新路,作为灵活就业群体,他们的收入并不稳定,由剧本的火爆程度决定,头部编剧“躺着赚钱”,更多的普通编剧挣扎在生存线,权益保障受困于甲方市场的制约,稿费不断被压缩,伴随着关注度,未来,行业必然将规范化运行。


爆款编剧

月入达10万元


短剧本身并不是新鲜事物,2019年进入大众视野,2023年井喷增长,这几年整个产业一直在加速发展,各家短视频龙头企业一直在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研发和创新。


多位短剧从业者透露,目前短剧编剧的剧本报价大致可以分为四档:第一档在1.5万元以下,一般为新人编剧;第二档在1.5万至3万元,此种编剧曾产出过少量爆款或作品数量较多;第三档在3万到5万元,这类编剧手握大爆款或多个小爆款;第四档是5万元以上,通常为业内创作过多部爆款的头部编剧。对于编剧们而言,赚钱的大头在于分成,爆款编剧月收入可达到10万元以上。


不仅国内市场呈现现象级火爆,如霸道总裁式的国产爽剧走向海外,“短剧出海”呈现汹涌之势。出海的微短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将国内微短剧进行翻译,另一种则是采用本土演员进行拍摄的“本土化定制”,而前者依然占据主流,由此海外短剧编剧的也很热门。


记者联系到了短剧行业从业人竹子,她在社交平台开设了“竹子的剧本榨汁机”账号,主要撰写海外短剧,时常分享行业资讯,“如果科班出身会写编剧,同时接到了好几个剧本,每个都要求一个月内交稿,一天写十多集甚至二十集,确实是可以赚到十万月薪的。”相比国内多元的短剧分类,国外短剧目前大多为霸道总裁、豪门恩怨、黑帮争斗、吸血鬼等题材,且仍集中在爱情剧。竹子感慨:“浪漫爽剧全球通吃。”


情节性强、反转快、节奏密,是所有短剧的共同特点。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抓住眼球,竹子表示,一个“爽”字是关键。一部国产短剧通常在80至100集,海外短剧则在60至80集,一集的时长为1分半到2分钟,往往在一个剧情片段结束后会进入到付费模式,也因此,短剧公司往往会要求编剧在写作过程中就把付费点设计好,比如在第七集左右放出悬念,吸引观众用户付费。


“AI”技术

造就编剧新方向


“爽”是微短剧的内核,“打脸”是主要剧情,无论男频(男生剧)的战神小说,还是女频(女生剧)的重生逆袭,市场内容同质化十分明显,无脑、狗血、不讲逻辑的剧情要复刻轻而易举。


这样的背景下,AI技术对编剧行业的冲击该如何应对呢?专攻海外市场的竹子很自信:“AI在创作方面太稚嫩了,它是个很好用的工具,尤其在翻译上可以提升创作效率。”AI的翻译助力实际上也确实更有助于中国短剧走向海外,入行一个月的兼职短剧编剧Anna也告诉记者,她写了一本全中文的剧本,全靠AI翻译投向海外市场。


国内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其中亦存在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市场上仍然采取以量取胜的牟利模式,成本控制是行业的刚需。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透露,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出现,使得只需通过特定的训练即可在后期为编剧和导演提供大量不同类型题材的创意,大大节省网络微短剧前期的制作成本及时间。


甲方市场下

权益保障有待完善


赛道火爆且拥挤,短剧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和各种商业模式,包括前期制作、中期上线播放,以及后期的剧集衍生产品变现。


看似把握剧本核心走向的编剧,实则是产业链中“微不足道”的一环。据了解,目前微短剧编剧群体中既有“野生”独立编剧,也有全职的坐班编剧,市场大热、收入诱人,还是无需坐班的弹性工作,看似一片大好“钱景”下,大部分短剧编剧依然面临权益保障空白。


通常在进行剧本创作前,剧本公司会和编剧签订合同,商定剧本的大纲、剧集和价格,短剧当前仍然是个“甲方市场”,最终的剧本价格取决于编剧的经验、公司规模、原创程度。


“一般谈好了会先给一笔定金,我一定会等到定金再动笔。”短剧编剧小孟初入行时,把自己的剧本发给了几个平台投稿,却毫无回音。之后无意间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和自己的剧本似曾相识的场景,“里面人物名字都改了,我也不是不知道短剧剧情都差不多,但自己的剧本怎么可能认不出来呢。”亲历了“偷剧本”一事,小孟发现维权更难,大部分时候只能吃“哑巴亏”,“打官司就算赢了,赔偿费说不定还不够交律师费。”


据了解,目前短剧剧本签约付款主要有“1342”和“334”和“37”三种交易模式。“1342”的付款模式指的是,前十集或者剧本大纲通过之后,支付10%的定金,第三十集再支付30%的定金,全部写完再支付40%,配合改稿完之后再支付剩余20%,这种分期付款模式更受编剧的认可;“334”则是在前十集支付30%,第50集再支付30%,完成剧本并修改通过后支付剩余40%;“37”则是在第10集支付30%,完成修改结束再付70%尾款。


“都写了30集了,对方突然说后面不用接着写了,你也没办法,还好能拿到前面的钱。”短剧编剧“大熊”为了离父母近些,在县城老家干着全职短剧编剧的工作,“我们小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影视公司,不然我肯定去坐班。”他很羡慕能坐班的编剧,认为他们享受着自己没有的五险一金、规律的生活作息。然而坐班编剧也有他们自己的苦楚,在影视公司工作的“油头”连连叫苦:“底薪低啊,还要签保密协议和竞业协议,接不了外活,只能硬着头皮干公司派下来的活。”


越火越卷,短短两年,短剧编剧已经历了行业跌宕起伏。大多数编剧需要根据公司给定的选题,或者商务给的参考选题进行投稿,写作的自主性并不强,往往需要做出妥协。无数次的改稿、消失的尾款、加不完的需求、一部剧本六七个甲方……虽然风口仍在,短剧编剧赚的钱也已实实在在变成了辛苦血汗钱。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灵活就业群体从业调查之网约车司机...

金海街道职工抖音直播技能培训班开...

虹口四川北路街道为480名新就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