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的长三角,如何按下养老行业人才培养的“加速键”?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19-09-21 17:35

摘要: 预计到203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老年人口将增至7500万,达到常住人口的33%。“最老”的长三角如何备战老龄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老年人口共4416万,占总户籍人口的20.7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江苏、浙江老龄化程度位列全国前六。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预计到203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老年人口将增至7500万,达到常住人口的33%。


“最老”的长三角如何备战老龄化?养老行业人才培养是重要议题之一。为全面分析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目前的现状、存在问题,探索资源共享、区域联动,协同推进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今天,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共享平台在上海开放大学成立。




高中学历的,我都当宝贝


黄满成是上海两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谈到养老行业人才培养,他有一肚子话要说。“现在一些高端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政府扶持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软硬件都很不错了,但是要么太贵,工薪家庭承受不起,要么没有床位。”黄满成所在的养老院是社会办的养老机构,收费在4500元左右。


“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养老人才素质不高但成本不低,服务水平不高。”黄满成说,由于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养老费用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也高,好的护理人员都流向了这样的养老机构。“像我们这样嵌入到社区的普通养老机构,没有本地人从事这个工作,都是文化层次低、年龄偏大的外地人。” 黄满成有些心酸的说:“能招到初中学历的,我就很高兴了。高中学历的,我都当宝贝。”


养老护理人员的低学历、年龄偏高等问题限制了服务水平的提高。为何不送出去培训?黄满成也很无奈。“他们自身的能力导致送出去学习,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人手不足更是主要原因。”黄满成作为机构负责人,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现状也让他深感无奈。


“我们现在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如果带的好,师傅有奖励。”养老机构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批280名科班人才明年毕业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莉娟表示,学历文化较低、专业水平较低、薪酬福利较低、社会评价较低几乎成为一线护理员的“标签”。同时,老人本人和子女对精神和心理护理需求以及护理质量的要求都较高,他们希望护理员学历能高一点。因此,目前急需从专业能力、心理素质、道德修养以及文化水平等,多维度、有计划地培养年龄梯度适当、等级比例合理、与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护理和管理人员队伍。


“上海这么多养老院,院长经过系统培训的都很少。”得知上海开放大学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老年护理)专业,干了20多年养老工作的黄满成主动来充电。“心理学基础、老年社会学、老年生理基础、老年营养与膳食、现代管理学都会学。”


和黄满成一起学习的共有800余名同学,其中,来自沪上各类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261名,其余为社会人士,平均年龄40岁,最年轻的21岁,最年长的60岁。280名学生即将于明年春季毕业。


“在两年的专业学习中,学员将接受‘理论+技能+人文’的训练”,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说,在专业技能上,注重课程与养老护理相关的上岗证、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对接,鼓励学习者在完成专科课程的同时,获得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人人都说养老行业的春天来了,但养老行业还没有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护理人员,都必须不断提升。”黄满成说。




长三角加快养老人才培养共享


今天,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学校、养老行业协会、养老服务企业和养老培训中心共同在开放大学按下养老行业人才培养的“加速键”,“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共享平台”正式成立。


据了解,这个平台将实现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联动合作,在长三角区域内探索打造“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实训基地”四位一体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


平台还将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高等院校少、开设专业少、招生人数少、专业师资少以及就业不对口、人才留不住等现实问题,共同研讨,寻求解决之道。推动政府完善养老服务类专业人才招生、培养、就业等相关政策;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1+X”试点项目、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等方式,协同推进养老服务行业与养老服务教育的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


此外,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养老服务人才,今后平台还将推进养老专业内涵发展,共同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促进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批养老服务类一流专业;基于养老专业教育需求,联合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打造一批融合专业理论和岗位需求的“金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专业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力度,鼓励护理、社会工作、康复、家政、文旅等专业教师向养老服务领域发展,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共享型实训基地。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曹艳春:解决65%劳动争议案件,...

职场性骚扰该如何界定?不可忽视隐...

骑手送餐途中撞伤人谁来赔?法院认...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