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改25条”加速落地,当医生还是下海创业?从此告别两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9-09-04 08:36

摘要: “临床创新转化园区”筹备不断加速,希望带着项目入驻的临床医生越来越多。

位于汶水路的上海市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有3万平方米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本月,这里将成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创新转化园区”,为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开辟一条走向市场的通道。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简称“科改25条”),为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放权松绑。借着这股政策东风,“临床创新转化园区”筹备不断加速,希望带着项目入驻的临床医生越来越多。


  医生搞创新,最贴近临床却难做大


最近,市十医院心内科主任徐亚伟正在为自己花费多年心血开发的心电图预警系统入驻转化园区而忙碌。他由衷希望这项列入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的成果,能在这里走通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心电预警临床需求巨大,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造福更多患者”。


该终端能够为患者提供24小时心电图监测,设在医院的数据中心则能实时响应来自终端的预警信息,同时对收集到的心血管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徐亚伟介绍,目前该系统已将市北地区“急性心梗”院内抢救死亡率降到3%以下,“5G时代,结合人工智能,它还能发挥更大作用”。


其实,早在几年前,徐亚伟就曾在上海寻找过合作伙伴,想与企业联合开发市场化产品,可由于种种限制,最终失败。“以前我们的科研往往止步于发论文、申请专利,等最后评到奖,就此终止。”他说,如果再想往市场迈进一步,医生就要面临痛苦的两难选择:要么离开临床一线,转而下海创业;要么将专利转让,成果从此与己无关。


可是,无论是新药、医疗器械,还是诊疗方法,专业含金量极高的医疗技术职务发明,一旦离开医生和临床,即使成功走向市场,产品的升级改进也会后继乏力。市十医院副院长徐辉雄告诉记者,医生的职务发明大都贴近临床、看准需求,极有市场竞争力,若能突破原有体制机制障碍,让他们与专业产业化团队深度合作,将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一股新动能。


  政策“定心丸”让医生放开手脚


实际上,布局市北高新区“临床创新转化园区”,是市十医院筹谋已久的一项创新举措,以期推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转型发展。


作为即将迎来建院110周年的沪上老牌医院,市十医院有着深厚的临床积累,近三年来,该院通过一系列政策投入,培育了一批优秀成果和人才,包括多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以及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新增四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取得多个省部级科研奖项,这使该院科研创新辐射力不断增强。


“设立‘临床创新转化园区’,就是希望医生们的成果能在‘家门口’得到转化,而‘科改25条’正好送来了政策东风。”徐辉雄说,制度上的积极探索,使医生能够在成果转化中获得合法收益,这既避免了他们的两难抉择,又让他们得以参与到产品的后续研发中。随着“科改25条”的加速落地,希望带项目入驻“临床创新转化园区”的医生越来越多。


在徐辉雄看来,正是“科改25条”给该科科研人员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未来,园区还将引入专业风投,对具有巨大潜在临床价值的项目进行高度匹配的定向投资,医生可以专心临床和科研,无需自己四处找资金。


  释放创新潜能,期待政策“全落地”


在“临床创新转化园区”设立癌症中心,作为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并通过政府、高校、医院、企业共管共建的创新模式,引入专业管理团队、风险投资,助力成果转化。徐辉雄说,医院还将利用“科改25条”赋予基层单位的人才管理自主权,通过双聘、兼职等方式,引入更多具有成果转化背景的科学家,同时鼓励科学家到企业兼职,最大程度释放创新潜能。


在为“科改25条”感到振奋之余,医生们心中仍有些许顾虑。该院科研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日常科研管理上,财务、外事等有着各自的主管部门,“科改25条”中减负放权的相关内容若能与相关部门对接,形成更加具体的操作细则,解除基层单位的后顾之忧,好政策将会取得更好效果。


市十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贺石生及其团队手握多项医疗器械成果,市场估值不下几千万元。他希望“科改25条”能够全面落地,持续深化推进,毕竟“成果转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稳定持续的政策支持才能让更多科研人员放开手脚投身产业化。”


  记者手记

  期待“定心丸”变成“点火器”


给科研松绑、为创新赋能。“科改25条”是上海继“科创22条”“人才20条”“人才30条”之后深入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推动上海科技创新逐步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从点上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的确,适时的政策为即将喷薄而发的医疗科研创新送来东风,为尚有迟疑与观望的医生科学家们送来定心丸。然而,束缚创新的条条框框并没有因为新政策的出台而应声消失,要彻底改变那些不符合创新规律的原有规则,需要政府部门的深层联动与沟通。


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合作与竞争,上海应当只争朝夕,让好政策尽快全落地,使“定心丸”早日变成“点火器”,让创新潜能及早转变为创新动能,推动上海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从面试失败到创业成功,这位双目失...

美媒公布今年全美最佳工作排行榜:...

桑大伟:上海创业者基本画像形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