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的收入被谁“分”走了?丨调查:现实情况比算法太过复杂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兰英 发布时间:2024-04-24 10:12

摘要: 平台苛刻扣款、代理商随意收费? 外卖骑手的收入被谁“分”走了?

数字化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用人的时空限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但同时,由于脱离传统劳动关系、行业人员流动性高等因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常面临“权益缺位”的尴尬。虽然已有相关部门关注到这一群体权益保障问题,但现实中仍有新的问题出现,如考核方式不合理、收取不明费用、税务缴纳不透明等。本文主要关注外卖骑手这一群体,并邀请到上海众华律师事务所的杨涵婧律师进行释法。


调查


为更多了解外卖骑手的工作状况和权益保障情况,记者在沪上开展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采访到多位来自不同平台、处于不同模式中的骑手。


算法考核过于“理性”

现实情况太过复杂


外卖平台通过赋予消费者评价的权利,让这些评价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平台的算法通过收集处理大量数据,可以对骑手进行更精准的管理,保障送餐过程快速、周到。然而,部分被投诉、差评的背后,骑手也可能面临着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


“被投诉,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超时、丢餐、破损或骑手提前上报已送达。”但导致差评的因素并非全部来自骑手。在记者扫街采访中,不少骑手表示,在用餐高峰期,尤其是寒冷、高温以及一些恶劣甚至是极端天气下,店家经常会爆单,等餐很久都出不来。“若超过平台设定的送达时间,每单则会被扣款2元。若是被投诉到公司的话,一单罚款50元。”一位骑手告诉记者。


除了商家出餐时间难以预估之外,后台算法给出的期望送达时间大部分是基于导航软件规划的最佳路线来定的,但实际的路况往往更为复杂,也更费时间。“有时候你按照导航走,就碰到一个过不去的高架,或者楼梯,想去到对面必须得绕路,但算法是不管这些的。”


超时、评价、派单、奖惩机制……这些看起来似乎习以为常的规则,背后无形的手便是平台算法。算法是平台公司运营的核心规则,在提升劳动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使劳动者权益保障遭遇困境,外卖骑手们并没有和平台议价的能力。


签的什么协议不清

有无收费约定不明


记者在此次走访调查中发现,受访骑手中大部分人不清楚自身的薪资构成以及哪些可能属于“扣款项”,甚至对于自己与平台或代理商间是否签订协议、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也不明晰。


“我穿他们家的衣服,从他们平台上接单,肯定是属于他们(外卖平台)的人。”有骑手这么界定自己的“身份”;“App上能看到每个月工资是从区域代理商那里打来的,那我们应该是属于代理商的员工吧。”也有骑手这么认为。


当被问到,是否跟任何机构或企业签订协议时,骑手们普遍表示有签订过,但当记者继续追问该份协议是何种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有哪些、是否有收费约定等问题时,大部分骑手表示“没注意”或者“不关心”。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外卖骑手的收入被谁“分”走了?丨...

“零元入职”外卖骑手可能是陷阱

外卖骑手撞伤路人,究竟谁来赔?法...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