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杀人”何时休?记者调查:近两成电动自行车用户依然选择“入户充电”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2-02-13 14:11

摘要: 目前电动两轮车、三轮车的市场还是比较乱的,尤其是新国标对车速的限制。

近日,发生在普陀区的一起火灾事故引发热议。住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放在卧室内,因电池故障引发火灾,导致3人死亡(详见本报2月8日相关报道)。从此前的“飞线”充电、推车入梯,到现在的携电池入户,因此而产生的火灾伤人、亡人事故可谓频发。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便有着各种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却依然有逾三成受访用户选择违法方式为自己的电动车充电。当我们在不断追寻“锂电池杀人”何时休时,这些来自于普通电动车用户的回答却引人深思。


一屋子10块蓄电池同时充电

其中9块超标


2月8日的火灾中,现场主要燃烧的是屋内的家具及棉被等杂物,火灾造成3人死亡。普陀消防初步认定,住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放在卧室内,后因电池故障引发火灾。经初步辨识,引发火灾的锂电池输出电压超过60伏,属于典型的超标电池。



据事发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称,死亡的3人均从事配送工作,前一天抵沪后白天还曾上班,不想当晚遭遇不幸。目前,该事件的电池故障原因等还有待调查公布。


其实,诸如此类的“入户充电”、“携电入户”的现象绝非个例。就在不久前,同样也是普陀区,也因为屋内的蓄电池而引发了一起亡人火灾。


据调查, 火灾原因为租客刘某放置在天井搭建房间内台阶上的电瓶车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热失控”,产生爆炸引燃周边可燃物后扩大成灾。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消防人员在火灾现场勘察时发现,不足50平方米的出租房屋内竟然共发现蓄电池11块,其中有10块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9块蓄电池为60V超标蓄电池。


经最终调查确认,租客刘某违规使用超标蓄电池并带至家中充电,系火灾事故的直接责任人。目前,其因涉嫌失火罪已由普陀检察院逮捕。二房东上海自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吴某,及房屋实际租赁人付某分别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失火罪正在取保候审中。


30%受访者选择违法充电

去年上海电动车火灾786起


电动自行车的火灾到底有多可怕? 消防部门用一个电动自行车火灾实验,完整展示了电动自行车电瓶起火爆炸的瞬间。一辆电动自行车电瓶燃烧30秒,有毒烟气就可以充满整个房间。燃烧3分钟,现场房间内的温度就可以达到上千摄氏度。而且,电动自行车充电一般在夜间,一旦发生火灾,逃生的难度远比想象的还要大。


可以说,因为电动自行车违法充电几乎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据统计,2021年,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786起,造成11人死亡、41人受伤。



而上海也一直在努力遏制这些火灾“杀手”。去年5月1日,《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明文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停放、充电。


但是,让人颇为意外的是,危险当前,却依然有不少电动车用户置若罔闻。在金山消防刚刚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记者就发现了一组引人注意的数据。



在2700名受访者中,有10.24%的用户选择“通过‘飞线’进行充电”,有19.45%的用户则直接选择“把自行车停到室内充电”,这两项违法充电的占比竟然达到了受访者的三成。


而与之相对于的是,74%的用户都表示“自己所在小区已经安装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我就看着充一会儿

充电位不够,居民无奈拿回家


那么,既然有了安全系数更高的充电方式,为何市民不用呢?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不少令人深思的回答。


首当其冲的就是不以为然,一部分市民抱着“火灾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我运气不会这么差”的侥幸心理,我行我素。


一名负责基层火调的消防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此前在多起火调案件中,不少涉事电动车用户都曾将“运气不好”、“倒霉”等词语用来形容自己,而从未想过是因为使用了违法充电方式在先所致。


另一部分违法充电的原因则是被动选择。有受访市民坦言:因为小区里的充电桩根本不够用,自己只能拎着电瓶上楼充电。


“想不到现在电动自行车也要开始‘抢车位’了。”居民蒋先生私下向记者抱怨,因为小区正在进行美丽家园改造,原先的自行车棚拆除后,建设方虽然搭建了临时停车点,也配备了充电设施,但由于需求量较大,一直处于一位难求的状态,“晚上都是充电高峰期,回来晚了,肯定就抢不到了”。


以上海现有1100万辆上牌电动自行车计算,目前真正使用的约为700万辆,其中,民用量占比至少80%。


记者也了解到,在上海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中,为既有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已连续3年榜上有名。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4800多个既有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约占全市1.3万余个小区的37%。


(资料图)

这些设施的增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飞线”充电,以及“推车入梯”的情况。但不难发现,37%的安装率距离全覆盖还有较大空间。


因此,即便知道入户充电可能会有安全隐患,但居民总会反问一句:“你不让我回家充,那你让我的车去哪儿充电?”


而在日常执法和检查中,包括消防、公安等部门也很难对于已经购买了电动车的住户“一刀切”,除非能彻底解决这些电瓶车的充电问题。


此外,对于蓄电池性能的认知,相当一部分市民还存在短板。金山消防防火监督四科科长马永雷直言:“家用的电动自行车几乎都存在过充现象。”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80%的电动车火灾都发生在充电过程中,因为电动车充电太满,未及时拔掉插头引起火灾,并引燃旁边停靠的电动车。


“很多居民考虑到半价电费,都会选择在半夜时段充电。”马永雷告诉记者,不少市民总说“我就充一会儿”、“我会看着的”,但往往一转身就忘了,甚至直接就一觉睡到了天亮。


而一般的电动车蓄电池基本都不会自动断电,因此,在电量充满后,若不及时切断电源,就会出现过充现象。长期以往,电池就会鼓包、膨胀,成为家中巨大的安全隐患。


旧电芯加块板就上市卖

电池回收行业亟须规范


采访中,消防等执法部门也坦言,将电池拆卸后带入家中充电,在查处难度上要远远大于“飞线充电”、推车入梯等显性行为,“后者毕竟在公共区域,相对容易发现,前者的执法难度让我们有些力不从心”。


而电动自行车市场鱼龙混杂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新国标对车速的限制,让一些从事外卖、快递等特殊行业的人员铤而走险。”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改装、拼装、解速是目前电动车销售市场的“潜规则”,“一些修车的门店,自己买来回收的电芯,自己组装,淘宝上买个保护板装上就卖了”。


“当前国内不少退役动力电池会流向非正规的小作坊,而这些电池经过小作坊处理后又会流向电动自行车领域。”某电池企业负责人表示,市场上,一直存在小厂高价回收退役电池的问题,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乱象急需规范化。


(资料图)

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工信部曾公布了3批次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其被视为电池回收的“正规军”。


但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78万吨,而目前真正流入正规回收渠道的仅约总量的10%。而在电池材料涨价之下,部分工厂选择非正规渠道来源的电芯,这或是近两年来电动车充电起火案件多发的原因之一。

摄 影:包璐影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60余艘船只短暂滞留,消防8小时...

容缺受理、延期办理、全程网办……...

“火焰蓝”+“抗疫白”双双出列,...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