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北路:历经风雨磨砺,百年老字号重走复兴之路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19-09-22 16:27

摘要: 70年间,无数条“道路”在此间开疆辟土,有的改变了城市的格局,有的记录了产业的升级,也有的参与了一个时代的转型。

70年前,陈毅大军解放上海时,交到人民政权手中的,除了一座摩登的国际大都会,还有沉淀深厚的“上海制造”。那些年中,上海的制造业撑起了新中国工业的半边天,上海人出品的服装鞋帽手表,就是时髦、洋气、精致、优雅的代名词。



往后岁月,尽管天有风雨,世事浮沉,但总有一股不屈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历经磨砺的上海老字号,要矢志走出一条复兴之路。



家国七十年“寻路之旅”第三站,我们找到了陕西北路。在这条近千米的支马路上,300年历史的雷允上、中国第一个时装品牌鸿翔女装、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龙凤旗袍、亨生西服……一爿爿百年老店几乎浓缩了半部上海近代商业史。这里,也是上海老品牌复兴之路的一个“起点”。


戳视频,看绣在百年龙凤旗袍里的繁花



旗袍,绣在旧时光里的繁



中西合璧的款式、精良细致的盘扣、流畅曼妙的曲线,海派旗袍在中国近代史的长卷中定格,摇曳生姿。它曾是中国近代女性的国服,也是“东方巴黎”上海的时尚标签。一件做工考究的海派旗袍,早已超越了一般的服饰功能,是东方审美与西方潮流、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交风尚的兼容并蓄。



“上海妇女无论老的少的幼的,差不多十人中有七八人穿旗袍。”周瘦鹃的《我不反对旗袍》对当时旗袍的流行程度有过详细描述。1929年4月16日,《服装条例》公布。条例规定在重要场合,中国女子的礼服由两种服饰构成,一种是短袄长裙,另一种是旗袍。旗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得以确立。


图:《良友》杂志封面上穿旗袍的女性


旗袍去哪里做?苏广成衣铺。郁慕侠的《上海鳞爪》记录了当时的“苏广成衣铺”的盛况:住在上海的人们,不论做一件布衣或一件绸衣、皮衣,都要请教缝衣匠去做,因此成衣铺的开设竟至触目皆是。



“龙凤的前身,是1936年朱林清创办的朱顺兴中式服装店。”在位于陕西北路上的龙凤旗袍店里,经理陈月琴娓娓道来龙凤旗袍的历史。 朱顺兴从打杂工开始做起,逐渐成长为在上海滩颇有名气的裁缝师傅,他不仅保留了传统旗袍的制作手艺,而且风格上大胆创新,将西方裁剪工艺运用融汇其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派旗袍制作工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们的着装也发生了变化。妇女穿衣都学解放区的样子,不喜穿红戴绿,崇尚衣着朴素。旗袍淡出人们的视线,仅仅局限在资本家眷属、知识女性、文艺工作者以及参加外交场合的女性范围内。至20世纪50年代末,旗袍逐渐被视为沦落的生活方式产物而遭到摒弃,几近绝迹。



1956年,在全国性的工商企业公私合营的浪潮中,上海的服装制造业也加入这一进程。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前夕,以朱顺兴为代表,联合当时上海最有名的其他四家苏广成衣铺“范永兴”、“钱立昌”、“阎凤记”和“美昌”,合并成立了“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主营中式服装的制作和加工,店址为南京西路849号。


图:客人在龙凤旗袍店内量尺寸


凤凰涅槃,颠沛起伏数十年



“当时龙凤这个名字是有争议的。”今年75岁的王荣发,20岁开始在龙凤旗袍工作,看尽了店里几十年来的起起伏伏。“当时的环境下,店名叫龙凤,有人说不好。后来吵到陈毅市长那里,陈毅说龙和凤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才定下这个名字。”王荣发说。



在文革前期,龙凤的经营到达历史巅峰。“那时候,龙凤是上海唯一一家手工旗袍店,龙凤中式服装的生产量占据着超过80%的份额,光缝纫师傅就达四百多人。”但短暂的辉煌过后,龙凤也不可避免地随历史风云而起伏。1966年12月,龙凤中式服装商店更名为红雷服装店,一直延续到1978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橱窗里的模特都敲掉了,可是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不能坐以待毙。”王荣发说,文革十年,旗袍在人们视线中消失,龙凤自然不能再生产旗袍,就改做成衣,设计中西式的棉衣。经济形势不好,空下来的龙凤师傅们却不肯闲下来,大家就在店堂里拼命炼内功,研究工艺技术,师傅带着徒弟手把手、一针一线地练习。这一在当时看来有些无奈的举动,却为之后培养中式服装接班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



1978年10月5日,整个国家尚未完全从“文革”的破坏中复苏,静安区革命委员会财贸组对“红雷服装店”恢复原名的申请做出了批复,那个名噪一时的龙凤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龙凤中式服装店正名之后,它的业务范围也开始扩大,包含“主营中式服装,兼营时装”的内容,除了制作中式服装与旗袍,也开始对时装制作进行尝试。



时间走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来,旗袍开始渐渐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有了机遇就要抓住,早已习惯了颠沛起伏的老字号,更加懂得这个道理。



“80年代中期,我们到北京去拓展市场。”“当时,北方还没有旗袍,我们做了3000件现货,卖掉了三分之二,有印花的、织锦缎的,非常受欢迎。”随着大众流行文化的传播,旗袍作为一个充满怀旧风格的文化符号,一种集体记忆的表达方式,再次流行开来。



这时,龙凤旗袍也步入第四代传人焦义刚的时代。“我1979年8月学业毕业后进入龙凤中式服装店,从面料上的尺寸定位开始学起。”三年后,焦义刚出徒。老字号不能吃老本,传统之中见时尚,最是不易。焦义刚和师傅创作的“吉祥如意”旗袍,成为“镇店之宝”。



图:焦义刚师傅在制作旗袍


“一路走下来我们发现,就因为当年在低谷时修炼内功,培养了人才,后面等到机遇来敲门时,我们才能抓得住。”龙凤旗袍店铺经理陈月琴感叹道。社会的审美需求从严苛的禁锢下释放出来,老字号迎来了好时机。“1990年,龙凤扩大经营规模,1992年,在石门一路上开设了第一家分店。”就这样,龙凤走出了南京路。直到今天,龙凤旗袍还保留着当年前店后工场的生产模式。



1993年11月,包括龙凤在内的系列产品,被评为名牌产品,获得上海名牌证书。“国家领导人及夫人出国访问的中式服装,都由龙凤制作。邓小平夫人、李先念夫人、原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席长官董建华夫人等,都是我们的客户。20世纪90年代,很多海外人士来上海订做衣服,荣氏家族成员、陈纳德将军夫人陈香梅女士以及各国领事夫人都来龙凤做旗袍。”陈月琴说。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龙凤依然是沪上最著名的手工旗袍制作商店,并在新世纪来临之后,重新赢得了业内的声望。这个过程既是龙凤自身经历的凤凰涅槃,更是海派旗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经历的浴火重生。


图:焦义刚师傅在制作工艺盘扣  


重返后街,老字号迎来复兴迭代



2011年,对于上海的老字号品牌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百年陕西北路与百年老字号们走到了一起,这次相遇的背后,是后街经济的重振与老字号的复兴。


在《南京西路后街经济战略规划》中,静安区政府详细规划了吴江路、铜仁路、愚园(东)路、陕西北路等南京西路周边约1.8平方公里的11条后街,发展成既有个性也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业态。



陆家嘴和外滩是上海的地标,然而想要读懂上海人的生活,还是要回到一条条有烟火气的支马路。支马路背后,还连着一条条小弄堂,他们就像这座城市的血脉,是上海生活和文化的精髓。陕西北路以其百年文化传承,成为复兴老字号的最佳选择。



修旧如故的外立面,老建筑的真容得以展现,石库门特有的红色砖墙,落地玻璃格子窗……陕西北路上的每一处细节,承载的都是城市文化和记忆,再现的是海派风情。



“龙凤虽然搬迁过几次,但是始终没有离开过南京路,这次搬到陕西北路,一来是配合政府规划,二来也是龙凤自身发展的需要。”搬到陕西北路后,龙凤旗袍的经营面积得以扩展,同时在老字号一条街上,也与诸多老字号品牌相互辅助,彼此呼应,融入到上海整体经济与文化发展定位之中。



图:龙凤旗袍推出私人订制服务


伴随着迁址,老字号们也开始调整战略。门店改造了店铺形象和展示陈列,推出全新开发的系列产品和私人定制等体验服务,在服务、产品和内涵上不断提升。当下,静安全区约有45%的老字号品牌开始发展电子商务。静安区还探索区域老字号抱团进行线上线下营销传播,例如组团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依托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快老字号品牌文化传播,探索开展事件营销、话题营销模式;鼓励老字号品牌探索新服务来对接新消费需求,营造舒适愉悦的购物体验等。



变的是发展方向,不变的是文化和技艺的守护。在龙凤旗袍的工场间内,焦义刚和徒弟们安静地做着手里的工作。“明年我就退休了,这些年轻人的手艺都可以独当一面啦。”焦师傅很欣慰,百年历史风云,就在这一针一线中缝制。


 

一条陕西北路,是百年老字号的成长路,更是一座城市传统制造业的复兴之路。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高院关于涉疫情刑事案件法律适...

网上传言“上海疫情快速传播来源是...

加速生产隔离服、口罩和纸尿裤,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