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位AI同事,不妨向它学点学习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海雯 发布时间:2019-12-12 08:01

摘要: 本期聊聊如何理解并应用AI的“大数据思维、学习力、个性化”。

机器越学越智能


你可能听闻过“机器学习”这个专业术语。没错,浸淫在海量的数据中不懈地“学习”,机器得以越来越智能。在《人工智能狂潮》一书中,日籍作者松尾丰更深入地介绍了机器人学习的问题。


AI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而机器人真正的学习是从第三个阶段开始的。这个阶段又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机器学习,第二个部分是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有赖于互联网的出现,它成了机器人的全能知识库。从理论上讲,只要机器人联通互联网,它需要什么知识,就可以自己抓取什么知识。但是,它还有一个弱点,就是不能自主地选择学什么知识。人类天生对“特征量”很敏感。什么是特征量?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的话,特征量就是这个人的身高、体重、家庭、出生地、性格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人类可以自动搜索到这些信息,帮自己作判断,但是机器人可不知道该关注什么问题才好。


深度学习阶段的机器人就能搞定特征量的问题了。在数据的基础上,人们让计算机自动生成特征量,然后再让机器人来分类。就像婴儿看妈妈一样,先认识了眼睛,又认识了鼻子,再认识到其他的器官,慢慢地,就形成了妈妈的概念。


■方法应用


我们更要终身学习,学习终身


如果机器都在努力地学习,不断地进深,这难道不是狠狠鞭策人类,要更加“头悬梁,锥刺股”地学习吗?


终身学习,是一个居高不下的热词。试问: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首先,甩开一些不必要的“包袱”。比如,囿于学科的边界,或是对文凭学历的眷恋,这都是一种很陈旧、落后的思维和做法。数据多寡对于机器“IQ”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同样,人的知识是否广博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高度。在智能时代,不妨学一学编程。编程是我们与机器沟通的语言,亦是训练机器思维的好方法。不少学者已在呼吁,编程应和数学、统计学一样成为一门通用课程,娃娃最好从小学、中学就开始接触。


其次,培养那些机器替代不了的能力。机器会轻轻松松地替代那些可重复的单调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工作,但它替代不了人性中最微妙的部分。培养自己对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交流、审美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等等。


再次,为自己作“订制化”的教育。比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学?上述那些核心能力,往往都无法通过批量化、标准化的学校教育制度提供,它们是需要靠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才能获得的。所以,你需要为自己操刀“订制化”的教育,即与众不同的学习计划。让内心中强烈的求知欲来引领你勾画自己的知识疆域,有一些知识蜻蜓点水就好;有一些可以不断地向里纵深,建立知识体系;还可以跨界几门学科,来思考解决一个命题。发挥你的创意来学习吧!


本文首发《上海工运》2019年第11期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如果你有一位AI同事,不妨向它学...

如果你有一位AI同事,不妨向它学...

如果你有一位AI同事,不妨向它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