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试点“闸机常开门”第一天,乘客感受度如何?记者直击吴中路站——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胡玉荣 发布时间:2024-04-20 12:44

摘要: 上海地铁在张华浜、杨树浦路、吴中路3座车站首次试点“闸机常开门”模式。


闸机日常保持打开状态,乘客正常刷卡或扫码后,无需等待扇门开启即可快速进出闸机。4月20日至6月30日,上海地铁在张华浜、杨树浦路、吴中路3座车站首次试点“闸机常开门”模式。这样的模式会提升通行效率吗?是否会为恶意逃票者增加可乘之机?


4月20日上午,记者在试点车站之一的吴中路站实地探访发现,对于“闸机常开门”新模式,部分市民并不适应,在“大门”敞开的闸机前不敢进入,以为闸机坏了。实测显示,遇到无效车票或无票通过时,闸机扇门合拢的反应要比预计中的快,恶意逃票的难度不小。


闸机“大门”敞开让部分乘客不适应


“工作人员,快来看看,这闸机是否坏了,怎么全开着。”上午9点20分左右,一对老夫妻在15号线吴中路站进站时,看着“大门”敞开的闸机有点不知所措。“你正常刷票进站,这是新的模式。”一旁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在半信半疑中,老夫妻先后刷卡进站,走了几步还有点不相信,回头再次看了看,“我们没听说过呀,之前进地铁不是刷卡了才会开门的吗,我们怕没刷到卡,出站时出不去。”


采访中,记者发现近二成的乘客会在闸机前愣住,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

乘客刷卡进站。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相比刷卡开门,常开门的模式能让乘客进站更快吗?实测中,记者感觉常开门的模式确实要比常规模式更快一些,刷卡后,闸机屏幕显示“绿色通行”箭头,可以直接进出站。


“常规模式下,刷卡后等待闸机开门需要时间,现在没有这个步骤了,我觉得快一点的,效率应该是提升的。”乘客瞿先生表达了和记者类似的感受。但瞿先生同时也建议,如果后续要推广,是否可以考虑把扇门换成软性材料,避免遇到合拢时夹疼乘客。


15号线吴中路各有2个进出站闸机,由于闸机全部敞开,部分乘客没有注意到地上“乘客止步”等标志,一时搞不清进出口,不小心误入“逆行”,此时闸机会迅速感应,扇门自动合拢。

出站时效率比常规模式更快。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此外,对于常开门模式,是否会为恶意逃票者大开方便之门?这是昨天试点消息发布后,不少市民提出的疑问。


记者在实测中发现,闸门的反应要比想象中的快。当记者以半跑的状态尝试“逃票”进站时,最终被扇门挡在站外,扇门的合拢反应估计在1秒之内。


是否进一步推广需要评估考虑


“从即日起,我们增加了服务人员以及车站的标志标识,通过站内广播等形式广而告之,让乘客知晓并适应这种新模式。”吴中路站多职能队长张晓琳告诉记者,新模式下,当闸机接受到无效车票或无票通过时,闸机扇门将自动合拢,阻挡通道,乘客须重新刷卡、扫码或寻求工作人员协助票务处置。同时,排队进出站时,当前面的乘客通过后,后面的乘客无须等待闸门关闭后再刷卡或扫码,而是可以直接刷卡或扫码通行。


“从清晨运营开始,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部分乘客不知道新的进出站模式,表现出迟疑,遇到的咨询也不少。下周一,我们会布置更多的标识、增加服务人手,保障工作日的市民通勤。”


此次“闸机常开门”模式试点,地铁运营方表示是学习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做法,意在提升车站闸机的客流通行能力。“这一模式理论上可以减少乘客在闸机处等待扇门开闭动作的时间,提高客流连续正常通行的效率。今天是试点第一天,具体通行能力提升多少不太好说。通过阶段性的实际测试,验证早晚高峰时段,乘客进出站的顺畅度会否得到有效改善,才会评估考虑是否进一步推广应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注意到,闸机常开门模式作为一种提高地铁客流通行能力的方法,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地铁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伦敦地铁在部分时段和站点实施了类似的闸机管理模式,特别是在高峰时段或者重要的交通枢纽站点,以加快乘客进出速度。东京的地铁系统在某些繁忙的车站也会采取常开门模式,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以缓解大量的通勤人流。


巴黎地铁同样在某些站点实行常开闸机,尤其是在旅游高峰期或者是大型活动举办时期,以便于游客和观众快速通行。纽约地铁在某些主要站点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尤其是在时代广场这样的繁忙换乘站,以提高效率并减少拥堵。


“这些国家的城市地铁系统通过采用常开门模式,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改善了乘客体验。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往往需要结合先进的监控技术和精细的运营管理,以确保乘客安全和票务管理的有效性。”针对上海地铁试点的新模式,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头图为吴中路站所有闸机“大门敞开”。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