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人大代表建言“接力跑”!就业面临最难一年,灵活就业创业能否更多“松绑”?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20-05-21 13:09

摘要: 这份建言关注于当前最热的灵活就业、灵活创业领域,代表们建议能够从多渠道为其政策“松绑”,吸引更多高校应届毕业生参与其中。


就业难如何缓解,将成为全国两会聚焦的话题。


一份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言,近日从上海人大代表、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许鸿蕨手中,递交给了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后者的“接力跑”将会使得这份建言走进全国两会,期待更多声音为其鼓与呼。


记者采访获悉,这份建言关注于当前最热的灵活就业、灵活创业领域,代表们建议能够从多渠道为其政策“松绑”,吸引更多高校应届毕业生参与其中,从而为就业难“减压”。


“斜杠青年”好“看”不火


“朝九晚五”、“签订合同”、“定时领薪”……这些职场人身上通常有的标签,如今在不少年轻人身上已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以灵活就业为代表的“斜杆青年”一族。因为不受办公场所、用人单位、工作时段等方面限制,新一代劳动者往往对此颇为热衷。


“近年来,青年群体不就业、慢就业的现象越发凸显。”许鸿蕨表示,除了经济下行引发的市场需求降低、岗位薪酬低于求职青年的期望值以外,青年人注重自身价值及个性自由的特点,青年职业发展呈现开放性和独立性的趋势,也是当今就业市场涌现出更多斜杠青年的原因。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灵活就业人口从规模来看,已超过1.8亿人,约占城镇就业总人口的40%。而上海目前预估的灵活就业人口,达到了150万人左右。


不过,上海应届生从事灵活就业的比例并不高。2016年时,上海高校只有2600余名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2017年时增长为4605名,仅占总人数的3.4%。2019年,以沪上部分高校的统计显示,交大的灵活就业比例为4.22%,财大为8.27%,均连一成都不到。


建言参照享受同等社保政策


在许鸿蕨和樊芸看来,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之时,发展灵活就业更是未来稳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是,发展灵活就业在制度和政策层仍然面临重重难题。


首先,没有职业安全感是最大阻碍。据上海市总工会抽样调查显示,因社会保障制度与劳动关系绑定,致使许多灵活就业者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灵活就业群体对用工主体的组织依附性不高,增加了权益维护的难度。


“例如,工伤保险就是最大的一个问题。”许鸿蕨指出,灵活就业群体一直游离在工伤保险之外,这使得就业人员始终“惴惴不安”。


灵活就业人员,为什么不能顺畅地享有工伤保险?难点、堵点在哪儿?


对此,许鸿蕨指出,从起源和初衷来说,工伤保险制度是为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设计的,这也决定了它与灵活就业群体有着天然的不匹配。


“但是,伴随着这一群体的扩大,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障,政府部门应该进行探索和试点。”许鸿蕨表示,为此她和樊芸代表均同意提出建议,呼吁引导灵活就业人员通过自由职业缴费解决后顾之忧,“不管是纳入统一的工伤保险,还是建立单独的商业保险,对新业态中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保障、权益维护,都应加快节奏,力争有实质性的推进,从而跟上现实发展的步伐。”


其次,建言中还提出,当前灵活就业的社保缴费只能缴纳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这也使得灵活就业人员难以完全享受政府部门的社保补贴政策。


“既然同样是解决就业,灵活就业为什么不可以参照享受正规就业同等鼓励政策?”许鸿蕨指出,应该调整自由职业缴费基数,适当加入失业保险费率,使这部分群体从隐性就业走向显性就业。


除此之外,建言指出,政府部门及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灵活就业的需求、趋势分析,做好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辅导,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一人公司”应给予更多鼓励


除了灵活创业,两位代表还关注到了灵活创业。


单人创业、自己雇佣自己,这样的“一人公司”能否得到更多扶持?


许鸿蕨指出,当前本市的创业带动就业相关补贴政策中,无论是贷款贴息、开办费、租金、社保补贴,均对企业规模有一定要求,“一人公司”往往很难享受。



为此,两位代表在建议指出,鼓励创业服务机构举办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创业共享平台,为自主灵活的初创业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指导,提供创业岗位,解决其创业成长问题直到其创业成功。应建立专门的孵化园区吸纳这些“一人公司”,给予政策扶持,免费而低收费为其提供包括人事、财务等一系列服务,培育其成长。


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技能人才、紧缺人才和基础用工的就业共享平台,最大程度的提供岗位信息,满足企业规范、有序地共享人力资源,降低企业用人成本,规避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