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健康】人有“炎症”体温会升高,超过38.5℃的“发热”该如何正确用药治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瑞金医院 发布时间:2020-03-04 10:19

摘要: 人为何有“炎症”就会表现为体温升高?体温超过38.5℃“发热”该如何正确用药治疗?

从2003年“非典”流行开始,大家对“发烧”这件事情有了深深的恐惧。“发热急诊”应运而生,所有的发烧患者开始走发热急诊流程。


大家知道,“体温”这件事情从原则上讲即便是最小的病毒也可以测,只是没有什么意义。病毒的“体温”就是环境温度,也就是说病毒并没有自己调控“体温”能力。人类之所以可以走出非洲在旧石器时代就遍布全球,维持稳定体温的能力是一个先决条件。


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人体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低温环境中维持体温的能量从何而来?二是在高温环境中如何降低体温?


第一个问题由身体内部的能量消耗来完成,其实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感受到大冬天进食后就会感到热乎乎的,这个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而跑步运动以后会觉得全身发热,这个是由于肌肉运动而导致的体温升高倾向。


第二个问题也有办法,人类有非常丰富的皮下血管网,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开放血管增加散热,更有意思的是人类有汗腺,可以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这就是运动后大汗淋漓的原因。


人类调节体温的司令部在下丘脑,也就是说由下丘脑来确定一个人的体温应该是多少,长期以来我们的检测结果提示人类的核心体温在静息状态下维持在36.7-37.3℃。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体温稍有差别。例如婴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体温可以稍高;育龄期妇女在排卵期有一周轻度升高的体温;下午的体温会高于上午,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病理状态下(就是生病的时候),体温就变的有意思了。几乎任何一种炎症状态,都会导致“发热”。因为所谓“炎症”就是一个病理状态,是以“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状态。炎症本身不是疾病,而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反应。肿瘤、感染、创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以表现为“炎症”,也可以表现为全身体温升高。这个时候就可以被护士用各种手段测量到。


为什么“炎症”可以表现为温度升高呢?


炎症状态下,人体可以分泌很多“炎症因子”。这时候下丘脑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做出上调体温的决定。这个策略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方面,很多病毒,细菌,真菌在人体生长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长期进化的结果使这些和人类活动有关的病原体适应37℃左右的人体环境,而升高体温被认为是针对这些病原体的一种对抗性反应。


另一方面,体温升高同时会导致人体疲乏,并且很容易被感知,这样一来体温就变成一个监测疾病的重要手段,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有发热门诊,进出公共场所要测体温。但同时体温升高也会带来各种不适反应,特别严重的例如日射病也会有生命危险。


按照我们前面所说,体温的维持是升温机制和降温机制共同作用导致的。那么在疾病状态时体温如何升高呢?


首先机体马上把降温机制关闭:你会感觉寒冷,四肢冰冷,多穿衣服也无法改善寒冷状态;同时机体也会打开升温机制,四肢肌肉出现不自主收缩(这就是寒战)。在体温升高早期,寒战和畏寒是最典型的表现。在这个时期,体温升高很难抑制,基本没有什么手段可以阻止体温升高。临床上会要求保暖,给热水从而升高体温。


随着体温升高达到预设调定点,寒战和畏寒的感觉就改善了。这时候由于升高的体温因此人会感觉到疲乏、肌肉酸痛、头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


对于儿童来说,调节体温的能力不行,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体温过高,达到40℃甚至以上。如果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稍不注意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就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四肢肢端温度,一旦四肢变暖就不能再盖着厚厚的被子了。要放开四肢,帮助散热。


使用“退热药物”后,体温的调定点被重新设置了,一般会在38℃左右。对于体温处于39℃的机体而言,把体温下降到新的调定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扩张血管,大量出汗。这时候一部分体质比较弱的患者出现头晕,耳鸣,甚至出现晕厥。一般医生护士都会关照大量饮水,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对低容量的保护。


在很多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明显升高的成年人的体温是可以自行恢复的,或者用冰袋在大动脉处冰敷,从而帮助体温下降。严重升高的体温(超过39℃,至少在38.5℃以上),可以使用具有退热作用的“消炎药物”。请记住“消炎药物”不是抗生素。


抗菌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都是“抗生素”,并不具备“消炎”作用。真正可以用来降低体温的是三大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包括了对乙酰氨基酚(克感敏,百服宁,泰诺等等),布洛芬(芬必得,美林等等)和环氧酶2的抑制剂(扶他林,莫比可等等),前者作用迅速,后者作用稍久。


其实真正“消炎”作用最强的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是副作用也更多。为了一个升高的体温是否值得使用药物是临床必需权衡的,因为这些药物都存在可能的副作用。这些药物都是在体温升高到顶峰时候才用的。并且唯一的作用就是降体温,改善症状,本身并不具备抗病原体的作用,也就是我们临床医生常说的“能不用就不用”。


体温升高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治体温是没有用的。疾病痊愈,体温自然恢复正常。


不是每一个疾病都有针对性药物治疗的,在很多情况下“退烧药”仅仅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疾病。


发烧这件事情就是寒战畏寒-发热-大汗,总体来说这一个过程称为“发烧”,在这个过程中,体温先从低到高,后从高到低。一般只需要用一次药物,如果最高体温并没有超过38.5℃,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


发烧代表着有问题,积极的寻找原因是治疗的前提,感染性疾病需要找到病原和病灶,肿瘤性疾病需要定性、定位。单纯的退热一定不是临床医生最关心的问题。


监测体温的时间点在体温最高峰(手脚发热时),体温下降后(大汗结束),需要记录体温以及测定的时间和用药。


观察两次“发热”过程中最高以及最低体温的体温值以及数次最高体温的间隔时间对于疾病诊断很有意义。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工健康】人有“炎症”体温会升...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