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吉永华:采毒研毒用毒,“毒”树一帜!他用“毒”钥开启神经科学的微观秘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赵思宇 发布时间:2020-05-26 10:18

摘要: 四十多年来,从天然生物毒素到脑科学研究,吉永华不断创新知识、传播思想、立德树人。

【名师简介】

吉永华  现任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膜离子通道及其相关调制剂、配体的药理与毒理学方面研究。指导培养并向社会输送中科院籍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19名,高校籍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近70名。


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准发明专利3项。自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上海市首届自然科学牡丹奖,同时被授予“牡丹优秀科学家”荣誉称号。先后获得第三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首届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获评上海市劳模、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贡献者)、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上海市生物物理学科技精英等荣誉。


【名师风采】


做学术,智慧严谨;带学生,严厉风趣;谈教育,耿直赤诚……吉永华是发掘我国天然毒素资源的学界战将,是借助生物毒素开启神经科学微观秘境的探索者,是引导学生梦想的启迪者。四十多年来征程漫漫,他的视野接轨国际、逐梦从未止步。从最初的天然生物毒素结构与功能鉴定,到特异性毒素隐动靶标受体的药理与毒理功能机理解析,脑功能平衡的离子通道调控以及相关临床离子通道病起因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探究,吉永华孜孜不倦地采毒、研毒、用毒,传承创新,独树一家,在国内外学界久负盛名,培养了一批响当当的专业精英人才。


背井离乡千万里与“毒”为伴


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吉永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的学术殿堂,师从先辈徐科教授。在同事眼里,他是所里干实事的“拼命三郎”。


1980年起,吉永华便独立承担有关中国天然毒素课题的研究。当时科研条件艰苦,设备简陋、资金不足、实验用品匮乏。面临更大的问题是:要研究的毒素从哪里来?七年间,他五次赴河南、山东,四次深入新疆荒野戈壁,涉险翻越冰山高原,只为采集陆生有毒物种的生物毒素。


夏天,吉永华冒着40℃的高温,来到河南禹县寻找毒蝎。住在野外的窑洞里,闷热潮湿,没有灯和蚊帐,还要时刻提防着好不容易捉到的毒蝎伺机潜逃,“反攻倒算”。深秋时,他跟导师徐科先生来到新疆伊犁,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寻找体积小、毒性巨大的狼蜘蛛。挖掘中,手指磨出了血,简单包扎一下就继续搜寻。忆起当时,吉永华说,身为异乡人,偶尔听到草原上飘来悠扬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对远在千里之外家人的思念和歉疚之情涌上心头,眼眶湿润。“思念家乡,想念妻子和牙牙学语的孩子,已经连续几年没有与家人一起度过国庆和春节了。”


吉永华的研究逐渐在国际上引起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他受邀到法国交流合作,归国前,国际学界大亨Hervé Rochat教授称赞道:一个法国人三年才完成一个毒素多肽的结构测定,一个中国人在这儿一年就完成了四个。China Ji,真了不起!他也多次受邀到日本进行研究交流工作,期间完成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仅用半年时间就获得日本静冈县立大学的药学论文博士学位,日本导师矢内原昇教授感慨:在我培养的众多弟子中,吉是我最欣赏的俊才。


挖掘毒素宝藏开启“脑计划”



毒蝎、毒蜘蛛、毒蛇、毒蜂等有毒动物体内富集各种奇异的神经毒素。几十年来,吉永华与“毒”共舞,坚定目标“以毒攻毒”、“化毒为宝”、“毒”以致用。


二十世纪伊始,我国胡蜂伤人致死事件逐年攀升,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吉永华带领课题组,深入湖北省山区,摘取数个直径接近半人高的硕大胡蜂巢返回上海。几经周折,终于揭露了胡蜂杀人的“秘密武器库”与“杀人谋略”——“胡蜂毒液中潜在的毒素分子竟高达293个。通过血液毒素、神经毒素和过敏因子三大有毒成分引起多器官综合衰竭。”一系列新发现,拓展了以往临床上对过敏反应的传统认知,为胡蜂蜇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前,他还首次发现并鉴定了新疆狼蛛中新型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多肽,系统研究了中国产东亚钳蝎中五大类共10个神经毒素多肽的分子毒理学特征及其在致/镇痛、致/抗癫痫方面的药理功效。


而这只不过是精彩“毒素世界”的冰山一角。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欧洲、日本等相继提出“脑科学计划”,近年来发达国家对神经科学研究更是空前青睐。吉永华紧跟国际前沿态势,先后承担我国“973”项目“脑功能与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脑功能的动态平衡调控”子课题组长以及“重要药用前景动物多肽毒素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课题。“脑功能紊乱会引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深入分析研究脑神经的整合功能,有助于对临床上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癫痫、躁郁症、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的放矢。”吉永华意味深长地说。


吉永华还积极履行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任第十、十一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他多次献言献策。2010年全国两会上,他率先提交《建议提升神经科学的国家战略地位》的提案并积极发言。2014 年,他提交全国政协大会《关于布局我国脑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加大对脑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尽早布局长期发展规划。


带出的精英团队都“怕”他



“你怕不怕,吉老师可严格了。犯了错能骂哭你,着急了可能还会打你两下。”选吉永华做导师,要有心理准备,这是很多师兄师姐的建议。不过,昔日被吉教授“狠批”的那些弟子,如今都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领域内精英,没有一个不感念他当初的“吹毛求疵”。


虽然严厉,吉永华的实验室里却有着家庭般的相处模式。他带着团队做实验,2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是家常便饭;他与学生坐在电脑前,字斟句酌地通宵改稿,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有差错;一旦学生论文被驳回,他比谁都着急,第一时间跟学生讨论如何补充实验、回复审稿人,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地回复外国评审专家的刁难和挑剔。


同时,吉永华又提倡“放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搞科研要有想法、会玩敢闯,自己多动手琢磨。每周一次的例会,学生必须用英文。尽一切可能给学生创造在国际学术会议上露脸的机会。”每每提起从他这走出去的硕士生、博士生,吉永华眼里总闪着光芒,如数家珍般念叨起来。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擅长、发展方向,哪怕是调皮捣蛋的细节,至今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精业,吉永华不断创新知识、传播思想、立德树人,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一个科研者的劳模精神,一位教育者的匠心品质。

责任编辑:赵思宇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水至清”果真“无鱼”?科学研究...

【名师】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吉...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