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劳动监察保障“黄浦模式”:抓准地区特色,发挥地区特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19-08-17 19:30

摘要: 黄浦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总体保持了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黄浦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总体保持了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在黄浦区劳动监察保障大队一线监察员宋周翔的眼中,尽管取得了诸多成绩,但黄浦地处市中心,区域内企业众多,涉及外省市企业不在少数,职工劳动关系程度又非常复杂,想要深入、准确地开展工作,着实花费了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脑筋”。黄浦区劳动监察保障部门,究竟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地区特长、抓准地区特色,从而开辟出一条“黄浦模式”的?


建立有黄浦特色的“跨地区案件查办响应”模式


随着人社部《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办法》的全面实施推进,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对于跨地区案件查办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安排专人负责衔接、督办和落实各项跨地区案件。大队结合黄浦区域内劳动监察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有黄浦特色的“跨地区案件查办响应”模式。


“一口受理”让群众“跑腿”变成了“数据跑路”,大大提升了劳动者和企业等的满意度。所谓的“一口受理”就是大队推行窗口全员接待、专人负责,通过全市监察受理群、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电话等多种方式线上沟通,进行全市衔接受理举报投诉。


“协办和查办并举”,大队在协办多起多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时,不仅按照《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办法》中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委托协查函委托的要求进行“协办”,还着重督促违法企业整改协查内容,进而依法对企业在上海的用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企业规范用工,预防和预警黄浦区域内潜在的用工风险。


“‘做’‘学’同步”,黄浦区结合协办案件总体情况,听取劳动者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向协办案件的外省市兄弟单位学习好的办案方式,主动对接上海各兄弟大队,互相交流做法,大队在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的指导下,学习和探索“办结和办好” 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努力做到个案“事了,单了”,面上“单了,事不了”,跟进处理潜在风险的“未了事”,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在边学边做中,切实办理和协调解决劳动者的合理诉求,指导用人单位合法用工,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建立“基层政府——企业”法治共建共治的新模式


办理跨地区案件卓有成效,并不意味着大队在自己区域内就会放松。不得不承认,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黄浦区劳动关系矛盾日趋严峻,举报投诉、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始终在高位运行,突发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应对种种困难,不能等问题发生了才行动执法,更应及时发现、及早介入,第一时间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此时,商圈、楼宇服务站应运而生。去年7月,大队进行了黄浦区重点商圈、楼宇劳动关系大调研,根据调研获得来自劳动者和企业的许多意见建议,黄浦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就联合区内部分重点商圈楼宇,开始推进搭建辖区重点商圈楼宇服务平台,和商圈、楼宇共建商圈服务站,深化政企联动,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化治理、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也促进了商圈的良性发展。


大队和商圈共同设立了服务站,开展服务商圈企业和劳动者的工作。在商圈内,商圈服务站为劳动者和入驻企业提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咨询,第一时间协调和化解劳动者与入住企业之间的简易劳动纠纷;大队为商圈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个性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整个商圈劳动保障政策法律的培训讲座和个别企业针对性的上门指导、培训服务等)。在已建成的商圈服务站,大队固定办公场所、固定时间开展现场咨询接待服务,指导和处置简易劳动关系矛盾。构建起了劳动部门提供专业化咨询、指导,商圈服务站现场处置、化解简易劳资纠纷,共同处理重大劳资矛盾的工作模式。


商圈服务站定期和大队共享入驻企业的基本信息;随时互通经营异常或者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企业情况。依据商圈企业整体情况、商圈服务站处理劳动纠纷的情况和处理举报投诉的情况,依法对商圈企业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大队还会推选商圈优秀企业创建“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这些企业均不纳入劳动保障专项检查和“双随机”监管抽查范围。截至目前为止,黄浦区已有248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列入了享受监察免日常巡检企业名单;对严重违法的企业,大队还将它们列入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对象,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并交街道由劳动监察网格化联合商圈服务站进行重点监管。其他企业,纳入商圈企业数据库,通过“双随机”方式进行抽检,大队会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有效地配合了执法资源,同时减轻了守法企业负担。


商圈服务站全面掌握商圈劳动关系动态情况,结合劳动监察网格,补强了舆情监控机制和网格化管理。商圈服务站能第一时间发现商圈企业异常,反馈给大队和街道劳动监察网格,确保掌握情况,能第一时间指导,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处置,避免商圈突发情况发生不可控的恶化。商圈服务站也拓展了市局重点监管要求的内涵,实现了重点监管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做到商圈重大隐患早发现、早预防和重大矛盾的动态跟踪。


商圈服务站,建立了“基层政府——企业”法治化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搭建了劳动关系的法治化的大调解平台,在商圈服务站引导商圈企业和劳动者依法开展劳资矛盾先行化解,减小甚至避免了因劳资矛盾对商圈营商环境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陈琳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打造劳动监察保障“黄浦模式”:抓...

首页

顶部